22
2020.10江西贵溪人。193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工学院,1938年毕业于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研究班。1943-1946年在美国康索立德飞机制造厂实习、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机械系进修。
22
2020.10福建福州人。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1945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22
2020.10固体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王俊奎,青年时看到日本飞机经常在北平繁华地区低空飞行,挑衅、示威,深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之痛苦和屈辱,下定决心赴美国学习航空。他先后在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冯·卡门和世界著名力学家铁木辛柯门下受教。1947年太平洋恢复通航后,王俊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的高级职位...
22
2020.10机械学专家王洪星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学院航空系,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战争中,王洪星随校远赴西安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数年后赴美进修实习,在那里,他学习到了美国的先进航空技术。回国后,王洪星去到北洋大学机械系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他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
22
2020.10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吴云书1942年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毕业以后,于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1947年回国在母校西北工学院任教。1952年,吴云书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1954年,吴云书受组织安排筹建航空冶金专业,在一无学生、二无教师的条件下,吴云书和同事们不仅将系建了起来,还在1957年培养出了第一批研究生毕业...
22
2020.10在火箭发动机高频振荡燃烧理论和流体润滑理论方面深有研究的张锡圣教授,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在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和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后又赴美国丹佛航空学校及航空工厂进修和实习,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贵阳高等工业学校及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建立以后,...
22
2020.10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和航空教育家。沈元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但在入学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前,沈元和清华的老师、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下先后在长沙、昆明研究、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任清华航空系助教。1943年,沈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
22
2020.10自动控制学家林士谔1935年9月进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研究院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陀螺仪表专家德雷珀博士,入学后翌年即获硕士学位,1939年6月又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飞机自动控制理论》中提出的高阶方程劈因解根法令导师都为之震惊,这即是后来被国际数学界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士谔法”。在异国的学业一...
22
2020.10航空教育家王绍曾早年留学法国,每当看见法国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就想起在国内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飞机飞临北京上空的情景。于是,他断然放弃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转而进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学校攻读航空工程,并写下了“研习物理本夙志,为报奇辱改航工,他日应得偿宏愿,冲天铁翼啸东京”的诗句。作为该校惟一的中...
22
2020.10热加工工艺专家饶国璋留法八年,历尽贫困艰辛,先后就学于法国汪朵孟公学、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和巴黎大学,后又在五六家飞机制造工厂里做工,参加了多种产品的设计定型、工艺制造和具体生产实践。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飞机制造到发动机工艺以及铸、锻、焊、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他都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最终带着当时法...
共有 3,651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66 页 当前第 32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