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2020.10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和航空教育家。沈元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但在入学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前,沈元和清华的老师、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下先后在长沙、昆明研究、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任清华航空系助教。1943年,沈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
22
2020.10自动控制学家林士谔1935年9月进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研究院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陀螺仪表专家德雷珀博士,入学后翌年即获硕士学位,1939年6月又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飞机自动控制理论》中提出的高阶方程劈因解根法令导师都为之震惊,这即是后来被国际数学界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士谔法”。在异国的学业一...
22
2020.10航空教育家王绍曾早年留学法国,每当看见法国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就想起在国内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飞机飞临北京上空的情景。于是,他断然放弃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转而进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学校攻读航空工程,并写下了“研习物理本夙志,为报奇辱改航工,他日应得偿宏愿,冲天铁翼啸东京”的诗句。作为该校惟一的中...
22
2020.10热加工工艺专家饶国璋留法八年,历尽贫困艰辛,先后就学于法国汪朵孟公学、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和巴黎大学,后又在五六家飞机制造工厂里做工,参加了多种产品的设计定型、工艺制造和具体生产实践。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飞机制造到发动机工艺以及铸、锻、焊、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他都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最终带着当时法...
22
2020.101951年,国家决定将北洋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并入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系,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将云南大学航空工程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将西南工业专科学校航空专修科并入华北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
22
2020.101952年10月24日,教育部签发关于成立北京航空工业学院(成立后正式名称为北京航空学院,简称北航)的批文。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于1952年10月24日签署关于《正式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并由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的决定》。
22
2020.10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礼堂)隆重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教育部的任命:杨待甫为副院长兼教务长,王俊奎、屠守锷为副教务长,沈元为副院长兼研究部主任,宗凤鸣为政治辅导处主任。
22
2020.101951年1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召集会议讨论航空工业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方案,李富春副总理提出“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周恩来总理表示同意,指示“按照你们提的意见办”。 1952年5月,根据周恩来总理要办专门的航空大学的指示及中央军委作出的《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议案》中筹建航空学院的决定,中央教育部又制定出全国...
22
2020.101952年6月12日,重工业部、教育部决定,并经国家财经委员会批准及中央军委同意,正式筹建北京航空工业学院。
22
2020.10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合并的基础上,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
共有 3,665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367 页 当前第 33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