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app下载

历史沿革 正文

创校之始,与子念之

2017-10-25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宣告成立。作为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的诞生标志着新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篇章。一大批胸怀“航空救国、航空报国”理想的志士仁人汇聚京西柏彦庄,完成了为新中国培养红色航空工程师的肇创。

1951年3月,中央对国内大学原有的航空工程系、科作了初步调整:清华大学、北洋大学、西北工学院和厦门大学的航空系,合并成立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云南大学航空系并入四川大学航空系;原中央工业专科学校航空科和华北大学航空系合并成立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

1951年12月10日,周恩来总理召集会议讨论航空工业由修理过渡到制造的方案,李富春副总理提出“急需办一所航空大学”,周恩来总理表示同意,指示“按照你们提的意见办”。

1952年5月,根据周恩来总理要办专门的航空大学的指示及中央军委作出的《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议案》中筹建航空学院的决定,中央教育部又制定出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对航空院系作了进一步的调整。

1952年6月12日,重工业部、教育部决定,并经国家财经委员会批准及中央军委同意,正式筹建北京航空工业学院。

1952年10月24日,教育部签发关于成立北京航空工业学院(成立后正式名称为北京航空学院,简称北航)的批文。

↑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于1952年10月24日签署关于《正式成立北京航空学院并由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直接领导的决定》,资料来源/北航校史馆

1952年10月25日,在清华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和四川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航空系合并的基础上,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学---北京航空学院正式成立。

1952年10月25日,在北京工业学院礼堂(原中法大学礼堂)隆重举行了北京航空学院成立大会。成立大会上宣读了教育部的任命:杨待甫为副院长兼教务长,王俊奎、屠守锷为副教务长,沈元为副院长兼研究部主任,宗凤鸣为政治辅导处主任。

↑中法大学礼堂原貌

1988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学院改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标志着北航从单一工科发展成为工理管文相结合的综合性大学。

“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淞沪抗战后,面对沉痛的亡国教训,国人逐步认识到航空科技的重要性,“航空救国”的理念由此而生。

怀着这样的理念,许多爱国青年远涉重洋,赴欧、美学习航空知识,回国后克服重重困难,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创办航空系科,努力培养中国的航空科技人才。同样的理念,又吸引了更多有志者积极报考,钻研学习。这些航空前辈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贡献,也为建国后发展航空工业和航空高等教育事业打下了根基。

 

 

↑1985年6月,组建北航的原八院校航空系科领队合影。从左至右:厦门大学林士谔、中央工专张锡圣、华北大学工学院王俊奎、清华大学沈元、云南大学王绍曾、西北工学院吴云书、四川大学赵世诚(时四川大学航空系领队为饶国璋,因饶已去世,由赵世诚代表该校)、北洋大学王洪星。

清华大学沈元

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和航空教育家沈元早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学习航空,但在入学后的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国难当前,沈元和清华的老师、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下先后在长沙、昆明研究、学习,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留任清华航空系助教。1943年,沈元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提供的奖学金,被推荐到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航空系当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毅然回国任教,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航空科学和教育事业。

华北大学工学院王俊奎

固体力学家、航空工程教育家王俊奎,青年时看到日本飞机经常在北平繁华地区低空飞行,挑衅、示威,深感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之痛苦和屈辱,下定决心赴美国学习航空。他先后在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工程学家”冯•卡门和世界著名力学家铁木辛柯门下受教。1947年太平洋恢复通航后,王俊奎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在美国的高级职位、优厚待遇和科研条件,返回祖国。

厦门大学林士谔

自动控制学家林士谔1935年9月进入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研究院学习,师从世界著名科学家、陀螺仪表专家德雷珀博士,入学后翌年即获硕士学位,1939年6月又获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飞机自动控制理论》中提出的高阶方程劈因解根法令导师都为之震惊,这即是后来被国际数学界以他名字命名的“林士谔法”。在异国的学业一完成,林士谔立刻返回祖国,投身航空教育事业。

北洋大学王洪星

机械学专家王洪星1936年考入位于天津的北洋工学院航空系,翌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战争中,王洪星随校远赴西安继续学业,1940年毕业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数年后赴美进修实习,在那里,他学习到了美国的先进航空技术。回国后,王洪星去到母校北航大学机械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王洪星展开了为祖国航空教育事业服务的新篇章。

云南大学王绍曾

航空教育家王绍曾早年留学法国,每当看见法国飞机在空中翱翔,他就想起在国内亲眼目睹日本侵略军飞机飞临北京上空的情景。于是,他断然放弃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机会,转而进入法国国立高等航空学校攻读航空工程,并写下了“研习物理本夙志,为报奇辱改航工,他日应得偿宏愿,冲天铁翼啸东京”的诗句。作为该校惟一的中国学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航空工程师学位和洛氏(ROCHE)奖金,受聘于法国席格玛(SIGMA)航空发动机工厂任设计工程师。当欧亚间交通一恢复,他就立刻辞去条件优渥的工作,回到祖国,投身抗日的大后方。

西北工学院吴云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吴云书1942年从西北工学院航空系毕业以后,于1945年赴美国进修学习,1947年回国在母校西北工学院任教。1952年,吴云书参加了创建北京航空学院的工作。1954年,吴云书受组织安排筹建航空冶金专业,在一无学生、二无教师的条件下,吴云书和同事们不仅将系建了起来,还在1957年培养出了第一批研究生毕业生,他们中的有的成了航空冶金专业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有的后来还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川大学饶国璋

热加工工艺专家饶国璋留法八年,历尽贫困艰辛,先后就学于法国汪朵孟公学、巴黎百科工艺学院和巴黎大学,后又在五六家飞机制造工厂里做工,参加了多种产品的设计定型、工艺制造和具体生产实践。从空气动力学、飞机设计、飞机制造到发动机工艺以及铸、锻、焊、热处理等生产技术,他都潜心研究、深入实践。最终带着当时法国甚至全欧洲最新的航空科学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回到了祖国。他设计和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行教练机“成功第一号”,开创了中国飞机制造工业的新篇章。

中央工专张锡圣

在火箭发动机高频振荡燃烧理论和流体润滑理论方面深有研究的张锡圣教授,曾经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在航空委员会机械处和成都第三飞机制造厂从事一线技术工作,后又赴美国丹佛航空学校及航空工厂进修和实习,1947年回国后先后在贵阳高等工业学校及中央工业专科学校任教。1952年,北京航空学院建立以后,张锡圣参与筹建了航空发动机系,并先后在该系及全院担任管理职务,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

还有很多很多的北航创业者,他们在学成之后,毅然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选择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只为实现自己“航空救国、航空报国”的理想,也为我们谱写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创业者之歌!

编辑/张钊、编审/田贵双

资料来源/北航校史馆、《北航故事》



审核:审核人参数配置未打开 编辑:郑剑

最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