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于2017年设立“立德树人奖”,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增强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感,开创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奖励表彰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突出成就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师。“立德树人奖”是我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最高荣誉,包括“立德树人成就奖”、“立德树人卓越奖”和“立德树人优秀奖”。评选标准坚持不唯帽子,以扎根教学一线、潜心教书育人为导向,年均授课不少于64学时。
以“立德树人成就奖”树立从教30年以上有杰出成就、德高望重的大师榜样;以“立德树人卓越奖”树立从教15年以上有卓越成就、很高声望的名师榜样;以“立德树人优秀奖”树立从教5年以上有优秀成绩、师生爱戴的骨干教师榜样。
立德树人成就奖
立德树人卓越奖
立德树人优秀奖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
王雷老师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并获得凡舟、成飞等各类奖教金。王老师长期讲授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获评北航精品课程,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本,课程实验体系在国内22家高校推广使用,培训41所高校60名教师。他是提出“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量化分析方法”,在IEEE 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 等期刊发表8篇教学论文。他坚持立德立身,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坚持为国家培养人才、为专业发展贡献力量。
王进良老师曾获北航优秀主讲教师,国家级精品课《高等数学》主要成员,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编工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微积分》。作为北航大类核心课程数学分析课程群负责人,他边改革边探索,教学团队成员成长迅速,教学质量显著提升,课程改革在全国形成影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被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他从教32年,近5年年均320学时,取得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他曾在2011年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的第1名、第10名(北航迄今最高名次)。待生如子,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多次帮助学业、生活及思想上有困难的学生渡过难关。
孙联文老师是北航生物工程系(后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为推动北航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进入国内第一梯队做出了卓越贡献;长期从事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是国内空间生理与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开展的研究入选首批中国空间站工程航天医学项目。她爱岗敬业,勇于啃教学“硬骨头”。作为课程群责任教授,是医学类课程的“建设者”和“护航人”,是医工交叉课程体系的“开拓者”和“践行人” 。她言传身教,以包容仁爱之心教书育人, 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注重以德施教,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她以研促教,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培养优秀人才。擅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授课内容,扩展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李佳老师在执教10年中,主讲课程共计21门,专业课程17门,通识课程4门,深受学生欢迎。每年工作量在学院名列前茅,教师支持率100% ;《民间美术与创意》获双百优课程A级;主持体验式实践类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项目,共增设7门艺术类通识课程,推动学校美育发展。2012年被提名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的艺术家、2015年被提名为中国创新艺术家、作品入选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她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和关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100多人次获奖。学生评价“一生学习之路相伴,良师益友难得”。她曾主持“携手公益”项目,征集绘画作品、举办画展和拍卖活动,募集资金达70余万元,全部用于救助残障儿童。帮助红十字慈善基金会重症患者心理辅导,为患者小范出版文集《陌生人》征集插画作品共三百多幅
李蒙曾获北航“成飞”“西飞”奖教金,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我爱我师特色教师“幽默风趣”奖、北航教学成果奖和教学优秀奖多次。她承担校一流本科建设立项课程 “基础笔译”,校双百课程“英语听说写”、校核心通识课程“东西方交流概要”、研究生“文体与翻译实务”等四门课程,年课时超过400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李老师曾担任翻译系主任近十年, 2020年翻译专业排名全国第二。近三年担任知行书院导师,翻译班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她承担完成校级教改项目多项,出版译著多部、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形式和内容丰富多样,是学生爱戴和信赖的老师。
李松梅老师曾主持重大教学改革,“科教相融”,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23个实验项目的教学内容,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她深耕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校精品课程《电化学原理》等4门本科生课程和3门研究生、留学生课程教学任务,教学效果突出,获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北航首届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研究生卓越教学奖。她坚持立德树人,关心关爱学生,指导的学生2人获得校“研究生十佳”、2人次获得校研究生“十佳学术论文奖”、10人获得校优秀博士、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在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文章,获北航优博指导教师、多次获得北航优秀硕士、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罗翔作为北航第九届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北航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我爱我师”十佳教师、“优秀党支部书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等奖励。罗老师的教学工作有量、有质、有方、有果,连续14年为本科生主讲专业核心课《传热学》。借鉴管理学“双环学习法”理论,总结出“课堂学习四部曲”、独创“课堂时空穿越法”,率先搭建了师生双向在线学习社群,深受学生好评。他先后8年担任两届班主任,带班用心、用情、用脑、用力,班级形成“一个也不能少,齐头并进”模范,帮助多名学生走出困境,顺利成才。他连续7年担任教师支部书记,支部工作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带领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共学、共实践、共成长,效果有口皆碑。
萨日娜曾入选北京市“青年英才”、9次获评“我爱我师”各级奖项,其中3次十佳教师、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核心团队成员、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她先后承担“基础法语”、“科技法语”等9门课程,课堂教学本科年学时384学时,教学效果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历年教学评价名列前茅。她曾承担完成校级、北京市教改项目多项,首创、构建、完善了中国工程师法语教学体系。她坚持教学以学生为本,融合“外语+专业”,培养国际视野,厚植中国情怀,与学生智慧沟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龚光红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凡舟奖教金一等奖、西飞奖教金一等奖、 “三育人” 先进个人、 “我爱我师”十佳教师、授业解惑、最具人气奖等。她曾主讲精品课《电路》等8门课程,开展MOOC建设、获批学校A类优质课以及一流课程建设,年均课堂教学92学时,本科课堂教学年64学时以上。龚老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七分技术,三分艺术”为教学格言,创新教学方法、醉心教学,科研助力教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她主张做学生的知心人,用爱温暖班集体,指导班级获北京市优秀班级、先锋杯优秀团支部、校优秀实习队,指导学生多次获校优秀硕士论文、优秀毕设论文。
梁国柱老师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航优秀研究生导师等称号;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北航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北航优秀教学奖一等奖等。他主讲《火箭发动机原理》26年、《两相流体动力学》15年、《Fundamentals of Rocket Propulsion》22年,领衔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坚持课程育人,播撒航天精神。他主持了航天科技创新基金、863和航天院所合作等多项课题,承建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一套液体姿轨控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试验系统、第一套5kN级发动机高空模拟试验系统等航天重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从教30年,培养硕士37名,博士18名,留学博士生10名、留学硕士生11名。95%国内学生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